大连艺术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价值引领、知识探究、能力建设、全人培育、文化浸润“五位一体”的育人理念,坚持党建引领、强化三全育人、注重智慧服务、创建平安社区,将“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改革作为学校“铸魂逐梦”工程的实施路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积极营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人才培养氛围,打造富有大艺特色、符合思政要求、贴近学生实际的“艺启”“艺臻”“艺馨”生活园区,开创学生社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文化育人的新局面。
一、党委重视,“一把手”工程高位谋规划。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学生工作“教育、管理、指导、服务”职能,以学校“思政铸魂、立德育人、大爱情怀、守正创新”大思政育人理念为基本要求,高度重视“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工作,将其作为“一把手”工程持续推进。一是加强组织统筹。党委书记牵头各职能部门,将社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教育教学、学术科研、社会服务、全人教育、国际交流等工作同时部署、同时检查,实现协同协作、同向同行、互联互通。二是定期分析研究。定期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召开领导小组会、工作推进会,强化统筹规划。校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多次对三期工程及社区试点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并划拨专项经费用于学生公寓和社区建设与改造。三是强化制度保障。制定了《大连艺术学院‘一站式’自主试点建设实施意见》《大连艺术学院“学生党团建设进社区”实施方案》《大连艺术学院学生事务服务中心工作管理章程》《大连艺术学院学生公寓社区党员工作站章程》《大连艺术学院学生公寓社区团员工作站章程》及《大连艺术学院导师制暂行方案》等相关规定,为推进学生“一站式”建设提供制度保证。四是建立协同机制。成立学生社区工作组,负责协调社区与学院、书院的协同运行,健全工作机制;学校领导、专业教师、思政课教师、青年骨干等下沉学生社区指导建设、开展活动;学生积极参与社区工作,成立社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委员会,充分发挥服务功能与作用。学校以“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为推动,在将学生社区打造成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地、管理服务学生的基地、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阵地上不懈努力、久久为功。
二、党建领航,“浸润式”组织育人强载体。推进党建、团建进社区,锻造一批坚强有力的学生社区基层党组织、团组织,进一步优化创新学生社区基层党团组织设置,推进党团组织和工作全覆盖。一是推进党团组织进社区。根据一期、二期和三期公寓楼、学生社区分布实际和党团员数量情况,组织各二级学院在学生社区建立党员(团员)工作站,形成了“学生社区党员工作站——学生社区党支部——学生社区党小组”和“学生社区团员工作站——学生社区团支部——学生社区团小组”的工作模式,积极组织社区学生党团员教育与管理工作,开展学生社区系列活动,激发社区党建活力、助推社区党建动力。二是注重党建形式多样化。设立跨学院、跨专业、跨年级、跨楼宇的党支部,学生会功能型党支部,激发社区党建活力;设置“党员示范岗”,开展“党员寝室”挂牌及“党员示范寝室”创建活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社区成立党建领航站;建立学生党员网格化管理体系,健全线上线下责任区、先锋岗、工作坊等机制;聘请党政领导、优秀创业就业毕业生代表、行业突出贡献专家等担任德政特聘导师开展专题党课,组织开展“学党史 强信念 跟党走”等系列活动,提升社区党建育人功能。三是注重特殊时期作用发挥。根据全国疫情防控形势,结合省市具体要求和学校实际,在历次疫情防控期间,学校实施封校网格化管理,学生公寓成了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各二级学院成立了“党员突击队”“团员模范岗”等工作组织,分别以学生社区为单位进行管理,组织室内、室外党课学习、文体活动和体育锻炼;社区党支部、党小组和广大学生党员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冲在防控一线、干在前沿,为营造暖心平安抗疫环境提供了保证。四是加强资源引入和成果分享。注重引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秀成果和优势资源,争取资源和成果在社区建设中的更广泛的辐射和影响,不断提高“一站式”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感染力。同时,大连艺术学院作为教育部批准的今年辽宁省首批学生社区自主试点单位,充分使用好“育人专号”,加大社区建设经验做法展示和宣传,加强与其他高校的沟通和联系,通过借鉴经验提升建设水平,扩大社会影响。
三、整合资源,“创新式”服务育人促长效。学校整合资源力量,创新社区育人环境和服务模式,统筹推进试点工作,推动“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内涵式发展。一是打通“三横三纵一条线”。学校在“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中,坚持以校级、院级、学生基层组织为“三横”,由学校党委统一领导,成立“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全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统揽、规划等工作;8个二级学院作为学生社区建设的直接领导者、参与者,在学校的学生社区整体建设中发挥了很强的“承接启下”作用;社区各类组织是落实工作、组织活动的基本单位,为学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贡献了智慧和力量。坚持以党组织线、学工线、团学线为“三纵”,贯穿并融入“三横”之中,构建了社区网格化工作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避免了“上热中温下凉”,确保了社区工作能够落到底、落得实。坚持服务一条线,让服务学生成长、服务学生成才、服务社区工作、服务社区活动成为贯通社区建设的主基调。二是建设“四场两院九基地”。全力打造“4+2+9”模式。即“4个服务中心+2个育人院馆+9个实践基地”,“4个服务中心”为学生事务服务中心、学生自主管理服务中心、大学生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学生“一站式”社区综合服务中心;“2个育人院馆”为凤凰书院和校史馆;9个实践基地为“九棵槐”学生农耕园劳动教育实践教学基地、“九棵槐”园艺专业实训与实践教学基地、“九棵槐”环境设计专业实训与实践教学基地、“水源地”学生植物园美术写生实践教学基地、老校区“百果园”美术写生实践教学基地(园艺专业实训与实践教学基地)、俊湖环境设计专业实训与实践教学基地(美术写生实践教学基地)、樱花园美术写生实践教学基地、大艺至臻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基地、“追梦·青春”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进一步强化了既自成体系,又相互联系,集教育、管理、服务于一体的学生工作平台的拓展建设。三强化书院制育人改革。学校还紧紧依托凤凰书院,建立以德育人和以文化人的社区实践场所,以“成就全人、卓越人生、和美家庭、和合社会”为宗旨和目标,设立了芳苓学堂(女子学堂)、浩初学堂(男子学堂)、和美学堂(父母学堂)、和合学堂(公民学堂)等“四个学堂”,开设了《大学生人文素养》《创业基础》《大学生心理健康》《形势与政策》等社区课程,开展了“过有意义的大学生活”“大学生如何拥有幸福的能力”等社区教育,组织了“茶道文化与人生智慧”“习礼仪,见优雅”“形象管理—用形象揭开女性智慧的秘密”等体验式实践活动。
四、队伍进驻,“下沉式”协同育人聚能量。对标落实教育部和辽宁省“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当中的“队伍进驻”“自我治理”内容及要求,积极推进师资力量、学生力量进入社区、参与管理。一是领导带头践行“一线规则”。学校领导班子经常深入学生公寓、深入学生社区,走进学生、了解情况,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建立学生社区党支部工作联系点,校院两级领导干部每学期至少到所联系的党支部参加1次组织生活或主题党日活动。大连疫情爆发,反复起伏,党委书记、校长和其他校级领导始终牵挂封闭管理的学生,先后10余次深入到学生社区,面对面了解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征求学生对封闭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亲自为学生发放抗疫物资,还采取送“专项补贴”“暖心苹果”“校园网流量包”“爱心防疫包”“杀猪菜”多种暖心举措,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温馨与温暖。二是教师主动下沉社区。专业教师、心理教师、思政辅导员、班主任等到社区与学生谈心谈话,倾听学生心声,在理想信念、学术追求、学习实践、生涯规划等方面给予学生指导。在学生社区常态化引入心理咨询、生涯规划等 专业力量,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每名学业导师每月"一对一"交流均在2次以上。在条件充分的社区,实现辅导员常态化进驻,坚持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并成立驻楼教师工作室,每年度组织与开展围绕生涯教育、心灵阅读、技能分享、生活情趣等个性化主题的活动近百场。三是实施学生自我管理机制。按照“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要求,指导学生组织、社团进驻社区,加强社区学生组织建设管理。成立学生楼栋管理委员会,遴选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担任负责人,设置楼长、楼栋安全员岗位,通过社团活动、志愿服务、勤工助学、实践锻炼等方式参与社区建设、楼宇管理;建立学生与园区之间的有效沟通反馈机制,切实推动管理力量、思政力量、服务力量下沉学生社区。
五、空间赋能,“场景式”文化育人建氛围。学校坚持以积极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为目标,以新建的三期学生公寓为载体,在充分发挥和挖掘凤凰书院育人环境、育人资源和校史馆文化育人功能作用的同时,专门立项建设了“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服务大厅,并以转变学生社区单一生活空间功能为抓手,集成楼宇内和楼宇间公共和半公开空间,引入社区空间“场景式”育人理念,从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出发,赋予社区空间集五育并举、文化交流、学业共享、成果展示、活动展演等功能,不断提升空间和氛围育人特色。一是注重五育元素的文化融入。学校通过在社区开展“五小”活动,即德育小课堂、文艺小演出、学术小讲座、劳动小比武、体育小竞赛,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供支持,使五育元素在学生社区文化建设上辐射范围更广;依托学生社区宿舍楼内走廊,通过建设楼道文化、育人长廊、宣传园地等形式,开展多样化、多主题的党建宣传教育和楼宇特色文化活动;让“百团纳新”的文化气息、传统节日的文化氛围和润物无声的文化浸润在社区集聚赋能。二是注重传统文化的活动融入。为有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学校积极倡导各二级学院、各学生社区通过文化教育、传统文化体验、非物质文化传承、民俗传统活动、民族文化交流等形式,积极有效地发挥了第二课堂育人作用,举办中秋话团圆、庭院艺术展、冬至包饺子、“温馨糖葫芦”“大艺美景”摄影比赛等特色文化活动和劳动教育,打造大艺特色文化、社区幸福文化。三是注重艺术学科专业的文化融入。学校构建了教学和社区管理交叉的一体化指导体系,实施学生社区专业导师制模式,让音乐文化、舞蹈文化、艺术设计理念、美术书法作品、服装设计辅导等专业元素进入社区,并对学生进行专业辅导及学科前沿指导,也将学生急需的学业辅导、职业生涯规划等及时送至学生中间,第一时间解决学生遇到的困惑与难题;广泛开展优秀学子事迹展、优秀毕业生去向展,大力宣传身边榜样人物、先进事迹,强化榜样熏陶。
六、智慧服务,“便利式”管理育人提质量。为推进学校“一站式”社区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学校为学生提供更加方便、便捷的智慧化、信息化服务,以此保障学生在校期间生活便利、教师有序高效管理学生,真正意义上实现智慧校园。一是设立服务大厅,提升在校生活质量。社区服务大厅致力于推动学生事务服务向“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现代化”的四化方向发展,实现服务统一申请、集中办理、统一反馈和全流程监督,做到智能化服务和精细化管理完美结合,实现“一张表管理”和“一站式服务”。社区辅导员夜间值班,保障学生安全并处理学生在校遇到的突发状况;服务大厅还提供厨房、咖啡厅、学习室等生活场所,让学生课外生活更加丰富;寝室楼内设有电梯、空调、洗衣机等便利设施,满足学生在校期间的日常生活需求等。二是投用人脸识别系统,保证学生在校安全。学生在校期间,最重要的两个问题即学业和安全,其中学生社区最需关注的当属安全问题中的晚归寝、未归寝统计和夜间查寝工作。为确保学生安全归寝以及预防外来人员进入,学校在各社区的公寓楼均安装了人脸识别系统,以此加强寝室安全管理。三是运用科技软件,加快办事效率。学校结合“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实际,注重加强服务工作的科技元素的运用,建立迎新工作智慧服务,依托数字迎新系统,实现入学通知查询、个人信息录入、迎新工作咨询、新生学费缴纳、校园卡办理,特别是完全实现了入学前完成寝室床位的选择、派送;实现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学生返校智慧服务,依托钉钉APP,实现健康信息打卡、及时掌握学生动态,返校流程审批也可通过钉钉申请,实现一网通办;设置校园服务系统一体机多部,在机即可完成学生信息查询、成绩表打印、校园卡挂失等多项功能操作。同时,为进一步提升社区服务质量和水平,以卓云科技为依托,重新完善了大连艺术学院学工平台服务软件系统,目前正处于调试阶段。
编辑/林兴瑞
审核/林兴瑞、李惠楠、陶明信
审核/林兴瑞、李惠楠、陶明信
浏览量:817